2016年4月4日,文学研究所退休干部、研究员杨镰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殡仪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副局长薛增朝主持仪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刘跃进在仪式上介绍了杨镰同志的生平事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府、哈密地区行署等单位领导及各界代表二百余人参加追悼大会,向杨镰同志致以深切的怀念之情。
杨镰同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3月31日受邀赴新疆吉木萨尔县参加“北庭历史文化”专题报告会,返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享年70岁。
得知噩耗,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作出批示,对杨镰同志不幸去世深表悲痛,并通过文学研究所向杨镰同志的亲属转达慰问之情。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同志,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同志也对杨镰同志的辞世表示沉痛哀悼,并通过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向杨镰同志的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分管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蔡昉副院长,指示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协助文学研究所做好相关后事料理工作。
杨镰同志1947年2月出生,辽宁辽阳人。197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1975年至1981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六道湾煤矿工作。198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古代文学研究,1998年8月晋升为研究员。曾任中国国家图书馆特聘咨询委员,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新疆楼兰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杨镰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尤其在元代文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撰写的《元诗史》、《元代文学编年史》、《贯云石评传》、《元西域诗人群体研究》等一系列元代文学研究专著,多方面拓展了元代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整体上提高了元代文学的研究水平,博得海内外学术界高度称赞。他主持编纂的《全元诗》及其他元代文献整理项目,内容丰富,规模大,质量高,为元代文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镰同志又是我国著名的西域历史与文化研究专家,对新疆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作为知青在伊吾军马场度过青春时代,离开新疆后又近百次赴新疆作实地调查与研究,主持“新疆绿洲文明”的国情调研课题。著有《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新疆探险史图说》和《黑戈壁》等著作,主编“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等丛书,并出版3部以新疆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中《千古之谜》被台湾学者评为“中国第一部考古探险小说”。《最后的罗布人》以及据以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杨镰同志正值事业高峰,还有很多宏大的研究计划。天妒英才,他的意外去世,未竟其志,未尽其才,是文学研究所和中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给我们留下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长存于世间。(文学研究所老干部工作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