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老年论坛
律诗对偶例说(连载之一) 近代史所 方约(2007-1-30)

                  律诗对偶例说(连载之一)

近代史所   

 

对偶,亦称对仗。骈偶,或谓之为俪辞。

下面分别简述律诗对偶形成之背景及其内容形式的运作情况。

   

   律诗对偶形成的背景

汉语对偶,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先秦时期,便有对偶式歌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大家熟知的《诗经》中的诗句。《易经》卜辞也有不少对偶辞,如:“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方以类聚,物以群聚。”“慢藏诲盗,冶容诲。”等等。先秦诸子百家的著述也常有骈偶语句。《老子》全书五千余言,大半是联语。“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即出自《韩非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见于《战国策》。《孟子》书中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这些偶语,我们现代人写文、对话也常在引用。吴曾祺《涵芬楼文谈》称“诸子百家,于数百字中,不著一偶句者,盖不可多得。”

不过先秦时期的对仗,是随意的,不去刻意追求。先秦时期的骈偶语句是当时形成的一种表达意志的形式,一种语言文化的现象。

汉代汉赋兴起,魏晋南北朝骈体文兴盛,它们对排比对偶起了促进的作用。特别是骈体文更是推动了对偶的发展。

齐梁之间,骈文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一般文章都用骈体,即使是疏表诏令,甚至书札杂记,乃至历史著作也是捶句必双,成为一时风气。

同时,在齐梁之际,兴创了声律学,出现了一些有关律学的著作。沈约创始了五言诗的诗律论。除押韵之外,他提出诗的词语要合乎四声的法则;提出两句为一联,平仄相反,平仄相间的要求。这些主张奠定了律诗的基础。这一时期的诗使对偶的形成美、音韵美比从前又前进了一大步。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诗人,如庾信、鲍照等,也有了一些比较工整的诗,如:“山阴疑有雪,岸白不关沙。”(庾信)“篱下黄花菊,丘中白雪琴。”(庾肩吾)“并莲当夏吐,窗桂对秋开。”(王融)

到了唐代,诗向多和严的方向发展。唐以诗取士。取士之诗是近体诗。对偶是近体诗,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文士们都在这上面很下工夫,对偶求工、立意在新、辞韵求美,因而创作了众多名篇佳对。一些诗家如王昌龄、白居易、李峤等人论诗的书相继涌现。这些书又大部分是谈对偶的。可见唐代文士对律诗对偶的重视和兴趣之所在。

唐代是诗歌的群星灿烂的时代,众多诗人有如满天星斗,光芒耀眼。他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永世难忘的对偶名句(佳联名句,实在太多,挂一漏万,故从略)。

 自宋元明清迄至近代,无论宋词元曲、八股文章以及话本章回小说,都世世相沿对偶形式这一文体,运用甚是广泛。

宋词中有些词谱,即有要求其中必须对仗的地方。如《满江红》,上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下片相应位置的词句,两处则必须对偶。元曲采取长短句体裁,运用对仗也和词相仿佛。如《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此两句是要对仗的。

至于清朝倡行八股文,起承转合,十分考究,对仗工整,词藻华丽,但内容空洞,形式呆板,思想僵化,几无可取之处。

宋明话本和近代诸多章回小说的回目,无不采用对偶体,顺口醒目,不绝于世。

排比对偶也广泛用于古典戏曲中,《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的唱词,偶语随处可见,而且对得十分工整,韵味十足,令人陶醉。《桃花扇》尾声“哀江南”,有若干偶语:“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这些对偶词把清军铁骑蹂躏后的秦淮河那种萧条、凄凉、颓败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如果不是用偶体描写,恐怕达不到这样的修辞效果。

五四以来,新诗、歌词也往往使用对偶辞。歌词方面如《夜半歌声》、《燕双飞》、《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等等,听来使之感到悲壮、幽美、豪情满怀。“魂萦杨柳弱,梦逗杏花肥。”“楼台静,帘幕垂,烟似织,月如眉。”这些偶语,听起来,读着它,令人心旷神怡。一曲“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的《叫我如何不想她》歌词,比目前一些歌星所唱的:“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我爱你,就像爱一条鱼。”你听到,感觉如何?原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写过一首关于新疆的歌词,其中几句是“天山融雪灌田畴,大漠飞沙悬落照。”“过瓜田碧玉丛丛,望马群白浪滔滔。”对这些歌词,无论视或听或唱,你都会领略到偶体语言的魅力。

继南唐之后,明清两代盛行对联,相沿至今。名胜古迹,亭台楼阁,诗书官宦的宅第,庙宇林园,处处皆有,美不胜收,值得我们称道、欣赏。不过,楹联已成对偶文化的一种文体。我们现在这里只讲律诗对仗,故不赘述。               (未完待续)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