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老年论坛
震撼心灵的生命史诗 近代史所 丁如筠(2007-1-20)

震撼心灵的生命史诗

近代史所  丁如筠

 1021,我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怀念和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步入《伟大壮举  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大厅。

 迎面是几乎占满整面墙壁的红底白字的毛泽东于193510月写下的《七律·长征》。我的心头不由得为之一紧。随着人流缓步前行,眼前呈现的一幅幅长征途中展现悲壮历程的照片和一件件勾人心魄的实物使我禁不住眼眶湿润,心头紧锁,自始至终难以平静。

伟大的长征历时两年(1934.101936.10),而当时参加长征的红军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平均不足20岁,其中14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平均每三百步就有一名红军牺牲。19341127121的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经过五昼夜血战突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但总人数由从苏区出发时的86000人锐减至3万人。仅牺牲和失踪的红军官兵就近35000人,红五军团34师师长陈树香带领最后一百多名官兵用身体和敌人拼杀,陈师长腹部中弹,在昏迷中被俘,其余百余名红军官兵全部英勇牺牲。

在四渡赤水时,毛泽东指挥的中央红军在滇、川、黔多路敌军的追堵与合围的缝隙中灵活机动、往返迂回,调动敌人,冲出包围圈。这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蒋介石很无奈地哀叹:“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1935529,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了,在展览大厅内的模拟场景前,我仿佛看见22名年轻的红军战士一手持枪,一手抓索,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和桥头的熊熊大火,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最终冲上桥头堡阵地。

在大型的模拟雪山场景前,参观者肃然起敬,其中一个情景至今历历在目:19362月,红四方面军兵站一部在翻越党岭山时发现许多冻僵的战友的遗体,当中有一支胳膊伸出雪堆,紧握拳头。掰开一看竟是一本党证和一块银圆。党证上写着:“列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

突然间,左侧(幕布后)雷声大作,雨点哗啦啦自“天”而降,眼前身陷泥潭的红军战士正艰难地往外挣扎着,尽管这是模拟当年红军过草地的动感画面,但它仍是让观众为之动容。

这天,观众潮水般地涌入展馆,其中不乏孩童。我身前身后断断续续传来稚嫩的童声:“蒋介石是好人还是坏人?我长大也要当红军……”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小学生,他们争先恐后地往前挤,想占据最佳的抄写位置,观众中大多数是年轻人。我想,长征精神正感悟着他们,并将影响着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想着想着,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

无数革命先烈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用不畏牺牲永往直前的满腔热血和青春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伟业,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永远闪烁着红色光芒的丰碑。

长征精神世代长存!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