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老年论坛
老年健身运动与构建和谐社会(2006-5-12)

老年健身运动与构建和谐社会

                        熊必俊

 

     一、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运动是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北京市委和市政府提出了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北京市的老年人口作为首都的资深公民,他们更期盼把北京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并愿为此而努力奉献。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力,劳动力是发展生产力最主要的因素,劳动力资源是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劳动力资源量多,则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北京市超前全国十年于1990年进入老年型社会,2000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2.54%,预测2010年将超过16%。受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加大的影响,北京市的劳动人口比重已经开始下降,由2003年的74.83%下降为2004年的74.71%,未来劳动力不足将要由有劳动能力和有经验的老年人来补充,这一预测从1029《北京社会报》、112《法制晚报》、113《参考消息》、114《作家文摘》、117《中国青年报》先后刊登17家企业招聘中老年加盟的广告上可以得到印证。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老年人必须参与发展”的观点已达成国际共识,20024月联合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把“老年人与发展”作为主题.,大会制定的《2002年国际老龄问题行动计划》确认老年人的潜力是老龄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强调老年人不仅是社会的财富,而且是资源。老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老年人的参与,北京市也不会例外。

    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首要条件是身心健康和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其前提是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健康是产生劳动能力的源泉。生理学认为“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学认为“健康是人口质量的重要组成要素和人力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健康的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本身不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越来越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健康社会学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和利用,取决于人口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人力资本固然有其先天遗传和长期积累的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后天的投资来予以改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诸多措施,古今中外的实践表明,“健康为体能和智能之本,体育为健康之源”。如果说医疗是修复劳动力的话,那么,从提高老年人体质、推迟衰老、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和保持老年人的体能与智能来选择,则参加体育锻炼为最有效的手段。

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运动,一可以延缓衰老和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降低劳动力成本;二可以增加劳动力资源,弥补老龄社会的劳动力不足;三可以降低老年赡养系数,减轻社会负担,促进代际协调。如此开源节流的积极作用,实际上是变老龄化的压力为动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

二、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文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我们把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定位为“人文奥运”是把人文主义作为举办奥运的第一位来考虑,这一理念突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完全符合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劳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人们,从而为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更美好的社会作贡献。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都有各自的重要作用。我国老年体育事业作为整体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法国历史学家、教育学家和人文主义者皮埃尔·德·顾拜旦在他的《体育颂》中称赞体育是生命的动力,是勇气,是荣誉,是乐趣,是培养人类的沃土,是继往开来、不断进步、夺取桂冠的胜利。《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

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他说“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研究,提出方针,制定计划。”他还强调“现在看来,体育运动搞的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了这么多的人,吸引了这么多的观众、听众,要把体育搞起来。”

北京市老年人爱运动的好习惯在国内外是广为人知的,人们常说,“北京市的早晨,老年人在公园里锻炼,中年人在早市买菜,年轻人在家里睡大觉”。这句话形象地说明老年人的健身意识比中青年高。老年人积极参加运动可以引导全社会提高参与意识,从而使参加体育运动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不可或缺的一项日常生活内容。

三、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运动可以带动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随着北京市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北京市人口预期寿命已经由1950年的52.8岁提高到2000年的76.7岁,明显延长。但是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和健康预期寿命有待提高和延长,2000年北京市参加健康自评的老年人中,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差者占被调查人群的18.3%,接近五分之一。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67.3%(加权值),男性为64.8%,女性为69.6%。为全人群的4.2倍。老年人的躯体功能方面,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同程度受损的占16.3%,其中8.2%的老年人为轻度依赖者占8.2%,中、重度依赖者占8.1%。老年人中患有各类残疾者占9.2%。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的意义是老年人健康时期延长。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代谢活动可以降血脂,防止心血管病,提高免疫调节能力和内分泌调节能力,降低失能率和致残率。

    2002年底公布的我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表明: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显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体育人口。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体育人口低于非体育人口1个百分点;体育人口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在有身体疲劳和体力衰退感觉的人中,体育人口要比非体育人口少一半。老年阶段是人生的多发病期,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减少病痛和医疗护理支出,具有“多进操场少进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

体育运动作为教育与文化的一个基本方面,必须培养每个人作为与社会完全结合的成员所应具备的能力、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必须由一项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终生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与运动实践得以贯彻于每个人的一生。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体育人口的比例,另一方面,老年人作为社会的资深公民和家庭的尊长,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榜样效应,能够带动亲友、子女以至全社区的全民健身运动,体现群众性和普遍性的奥林匹克精神。

 我国老年体育在遵循“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的同时,还具有使老年人延缓衰老,保持乐观的情绪,享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北京市有各种早晚锻炼站点3700多个,全市60%以上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各这种体育健身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增进了身心健康,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家庭幸福和邻里和睦,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构建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和谐社会。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