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我的入党故事(三)(2021-05-29)

 

党和人民抚育我成长

江蓝生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是1966年3月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入的党,至今已是有55年党龄的老党员。想到自己已经跟随党走过了百年历程的一半,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1941年至1945年间,身为新四军干部的父母奉命到安徽含山无为地区工作,我在那期间出生在含山县。为了不影响工作,父母在当地农村为我找了一位奶妈(奶妈的丈夫已被发展为共产党员)。后来父母随队伍北撤,就把我留在奶妈家中,这一放就是6年。我是吃奶妈的奶、在奶妈的抚育下长大的,直到全国解放才被母亲接到上海。

童年生活的一件小事始终留在我的脑海里。奶妈家是贫农,孩子又多,很少能吃上肉。记得有一次孩子们端着碗在屋后院子里吃饭,吃着吃着,我在米饭下面发现了一块鸡肉,便很高兴地吃了。当时我并没有多想,直到大一些的时候才明白,奶妈是怕别的孩子知道,才偷偷把肉埋在我那碗饭下面的。这就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对革命后代的大爱!我们常说人民养育了我们,人民是我们的父母,这是千真万确的!听父母讲,部队撤走后,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为了斩草除根,到处搜查新四军留下的孩子。奶妈两口子把我藏到山里的尼姑庵里,一位人称老斋公的尼姑婆婆收留了我。敌人曾把老斋公抓去吊打拷问,但这位尼姑婆婆始终没有松口。就这样,我的命被保下来了,活到了今天。每当想到这些我都禁不住流泪,这种感情像种子深埋在我心底,对我成年后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的确立有深刻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被母亲接到上海。那时父母工作很忙,根本顾不上管我和弟弟妹妹。我被送到南京的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干部子弟保育院,后来升到三野干部子弟小学住读。解放初期,南京上空不时有敌机空袭投弹。记得有一次周末,一位警卫员战士接我到父亲的战友家去,路上遇到敌机低空飞掠而过,那位小战士一下子把我按倒在路边的弹坑里,将我护在身下。当时我还不知道害怕,长大后才懂得那个小战士是在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我的生命。因此,我热爱人民子弟兵,对人民军队、对解放军战士有一种天然亲近的感情。

上中学后,在党团组织的教育下,我积极要求进步,比较早就入团入党了。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山西吕梁山区,成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不怕苦、不怕累,跟贫下中农的孩子打成一片。为了不妨碍带学生出去劳动,我像父母当年一样,给刚满三个月的女儿找了一个奶妈。当我看到孩子的内衣上都是虱子、虮子时,心疼得如同刀割。我的表现得到学校师生和当地群众的好评,被选为县党代表,县委组织部门还确定选拔我做县妇联主任。1976年,我考上了研究生,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一心要把以往耽误的时光追回来。毕业后,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在当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期间,我科研、行政双肩挑,始终旗帜鲜明地站在党的立场、人民群众的立场开展工作。在科研方面,我肯学习、勤动脑,科学安排时间,见缝插针,化整为零,不放过一刻钟、半小时,写了一些有自己见解的论著。年逾花甲后,先后主持修订了语言研究所的两部字词典。从2005年至今16年间,我同韩敬体同志一起带领团队编写难度很大的《现代汉语大词典》,其间历经艰难曲折,吃了很多苦头。这部收词将近16万条、1100多万字的大型语文辞书今年底将要面世,我们团队谨以此书作为向建党100周年的献礼。

回顾自己以往走过的道路,我深感在党和人民培育下成长的过程多么幸福。现在,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踏上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虽已年近八旬,仍然愿意活到老、学到老,只要生命不息,就要为党和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