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生
老人用药原则:少而精(2015-9-24)

  老年人用药为什么易发生不良反应呢?这是因为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特别是心、脑、肝、肾功能衰退致使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中毒反应,加之老年人药物副作用的对抗能力减退,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也往往较其他人群严重。为此,老年人在安全用药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用药要少而精,尽量减少多种药物合用许多老年人因患多种疾病,每日服药几种或十几种者常见。因使用药物种类过多,药物发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会发生拮抗作用,并增加毒副作用。据报道,在药源性疾病中有20%是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建议在治疗中抓主要矛盾,能少用者尽量减少品种,把用药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严格掌握用药一般来说,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差较大,如果多种药物合并应用,再加上有些人治病心切,不遵守医嘱随意加大用药量,这样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有肝、肾功能障碍者,其用药量更应慎重。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如身体状况,高、矮、胖、瘦等)大,所以用药上应尽量个体化量,以做到用最小的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三、不要自行滥用药物有些老年人自认为久病成良医,所以有的不经医生诊治就自行滥用药物,却不知许多疾病是随着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在不断变化中,因此不能自以为是,要么一成不变地用药,要么迷信广告满天飞的所谓新药,或偏信某个人推荐的特效药秘方偏方等,不根据自身的病情而滥用药,这样很容易延误已经变化了的病情,也易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就是老毛病,也应隔一段时间到正规的医院或找专门的医生作出检查、诊断,以便安全准确用药。 

    四、严格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特别是在使用从未用过的新药时,如发现有新的症状出现,而这些症状又与所患疾病无关时,就应想到是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即便是已经用过一段时间的药物,出现了新的病症也应考虑到是否是用药过量引起的蓄积反应、药物过敏等。这时应暂时停用药物,尽快找医生咨询,以明确原因,减少危害。有的人认为服中药无毒或毒性小而忽视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在实际治疗中,不论是中药汤剂还是中成药,同样有毒副作用发生,切不可掉以轻心。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