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生
气候与老年人的健康 社科出版社 张兆薇(2008-10-6)

气候与老年人的健康

社科出版社 张兆薇

 

    老年人对气候的变化是最为敏感的,过冷、过热、冷热突变以及其他异常的天气现象对老年人都是不利的。正常情况下,气温在25摄氏度时老年人心脏病、脑中风等发病率最低。如果气温过高,高于30摄氏度,过度的炎热会使人体失去水和矿物质过多,导致出现失水状态,老年人难以支持和承受;如果气温低于15摄氏度或更低,那么寒冷的气候对老年人同样不利。

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气压降低引起体内平衡失调,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引起动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血压突然升高。老年人反应迟钝,对突然骤变寒冷调节能力差,体内失去平衡,血管功能障碍;寒冷引起人体的强烈冷加压反应,全身小动脉受到冲击,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寒冷还可以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血流变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脑梗死、冠心病;寒冷还会引起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使人体黏膜屏障与病毒、细菌之间免疫平衡遭到破坏,鼻黏膜、扁桃体、上呼吸道的感染接踵而来,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心肌炎、肾炎、溃疡病、类风湿、高血压等疾病明显复发。因此,称寒冷是老年人的“杀手”是有道理的。在寒冷的天气里,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尽量减少外出,养成按时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

季节交替变换时期,如冬末春初,气象要素变化剧烈,寒潮、冷锋频繁侵袭,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更大。每逢春到人间时,体内发生的变化就异常剧烈,如血液中的酸度增加,静脉中高浓度的胆固醇和糖的流动加快,使人容易兴奋,出现精神异常。春秋两季最大的特点是冷热多变,春天的气流为冷暖型,忽冷忽热,忽热忽冷,老年人对此适应较慢,都容易产生各种病变。因此,这两个季节是老年人保健的关键时期,不可大意。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气候过于潮湿的地区居住,对老年人的健康也不利,容易使人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关节炎患者,居住在气候温暖或亚热带地区,有利于康复。老年人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气温相差很大的地区,容易产生不适。例如,老年人从一个十分温暖的地区,来到极为寒冷的地区,就要注意保暖,并学会适应当地环境。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