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老龄风采
走向革命之路—— 记研究生院离休干部路佳(2016-1-18)

                     

      路佳原名柏淑卿,1923年出生于北京香山脚下红山口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父亲白云阶是位正直的文化人,儿女们在他的培养教育下得以上学识字、练习书法。1937年底父亲正在南京,目睹了日军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并偷偷地记录下了当时的惨景,路佳一字一句地看过父亲的这本血泪笔记,抗日救国的种子已深深地埋在路佳的心里。路佳爱读书,在北平女一中读高中时,语文老师刘新(原名刘宗镇)是她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忠诚、正派的刘老师是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曾在延安工作过,后受八路军前政治部部长杨奇清委派,任前总保卫部北平地下党的总负责人,刘老师设法打入日本人掌控的广播电台担任审稿和监听工作,同时在市女一中、女二中、男四中兼课,发展进步学生,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在国民党政府节节败退下,北平(北京)沦陷。以至人们都成了亡国奴。在日寇残酷的统治下,路佳等青年人极为悲愤失望,看不到前途,这时,在课外不被人注意时,刘老师常向她和另一位女同学分析形势、解答问题、指明方向。革命的理论、老师的教导使们的思想进步、视野开阔,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1943年秋,路佳写了七、八页纸的入党申请书,经刘老师介绍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高中毕业后,路佳的第一份工作是天津的华北运输公司职员,担负了收集运输公司的组织机构、业务情况等情报收集任务。她在刘老师的单线领导下工作,严守地下工作的纪律,住在党的地下工作堡垒户她的三姐白淑敏家,对外包括亲人也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避免进行公开的活动及各类的人际交往。  

      1944年底,路佳渴望革命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向刘老师提出为了很好地开展工作,提高认识,希望到革命根据地去学习。在刘老师的帮助下,路佳只身登上了开往邯郸的火车,一路经历各种盘查,几经凶险,路佳被安置在党的堡垒户邯郸武安郝少白家,终于在1945年2月,未满22岁的路佳几经周折来到八路军前总所在地----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原辽县麻田)。杨奇清部长第一个接见了她,杨部长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与路佳谈了些有关情况并嘱咐她好好学习马列主义,谈后即介绍到前总情报处做安排。 

      路佳不仅心灵,而且手巧。乡亲们做的八路军军鞋很耐穿,但是大小很难合适,路佳会做鞋,老乡家的破布挺多,路佳就量好鞋样,先打布袼褙,再纳鞋底子,最后上鞋帮,路佳做的军鞋合脚又舒服,这样“从北平来了位心灵手巧的女八路”的消息传开了,路佳很快出了名。 

      除了做鞋,路佳还服从上级的安排,担负了为派遣情报人员量体裁衣的任务。并非裁缝出身的女学生路佳就这样仔细地根据需要选择面料的质量、颜色,在简陋的环境中,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的纳鞋底,耐心细致地缝衣服,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将外派情报人员装扮得十分得体,及时、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在麻田、军寨情报处工作时期,在林一科长领导下负责具体工作,同期在张衍科长领导下,路佳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各项活动,革命大家庭的温暖令她精神焕发、心情舒畅,革命同志的引领也使她思逐渐成熟。路佳在军寨村常见到滕代远与夫人林一、申伯纯与夫人郭西、李新农夫妇、靖任秋夫妇、张衍、李平等。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给路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她今后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5年8月15日晚,宣传干部小杨从军寨唯一的矿石收音机里听到激动人心的消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整个军寨村沸腾了,路佳与男女老少一起欢呼跳跃:“日本鬼子完蛋了!” 

      抗战胜利后,路佳一直期盼着去抗大太行分校学习,1946年抗大太行分校与太岳分校合并为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路佳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领导同意路佳学习的同时,也嘱咐她,为了从事情报工作的需要,到学校报到时一定要改名字。路佳从军寨村到高家庄想了一路:改什么名字呢?她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心想:我就姓“路”吧,“佳”是好的意思,我就叫“路佳”,就是“革命道路好”的意思,于是将名字由柏淑卿改为路佳。 

      路佳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了政治教员,之后攻读了马列主义理论研究生,1953年至1955年曾全程参加了高级党校(原马列学院)师资培训部的专业学习,从隐蔽战线情报员成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专职教员,直至1982年12月离休。2005年,路佳同志曾获得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一枚今年适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路佳同志不仅获得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一枚,还受邀参加了9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路佳)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